职业测试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做自己擅长的事,还是喜欢的天赋和兴趣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安全 https://m.39.net/news/ylzx/bjzkhbzy/

《生活大爆炸》里那个呆萌可爱又情商极低的科学怪咖“谢耳朵”让人印象深刻。

他是幸福的,不仅因为他有一群包容他陪伴他的好友莱纳得、佩妮等等,也因为他从小就知道自己“天赋异禀”而且对这个“天赋”报有极大的热情,立志为之奋斗终身,最终收获诺贝尔奖。

现实生活中,人们想当然地以为一个人对于自己擅长的事情会感兴趣。其实不尽然。

很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,天赋与职业兴趣之间相关关系非常弱。

选择职业,是考虑兴趣(倾向),还是天赋(个人能力),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。

年高考刚刚结束,高三的学生们即将迎来人生第二个重大挑战——填报志愿。

选择专业,成了无数家长孩子的心头大事。我们不妨看看阿尔约沙·诺伊鲍尔的《做自己擅长的事,还是喜欢的?》。

阿尔约沙·诺伊鲍尔是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心理学教授,主要研究人类能力及其神经生理基础,曾荣获威廉·斯特恩奖,担任奥地利心理学会等多个科学学会主席。

在《做自己擅长的事,还是喜欢的?》一书中作者根据多年研究成果,把能力和兴趣的所含要点按重要性和优先程度逐个分析排序,告诉读者如何做出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选择。

1、

35岁的汉斯,花了长达15年的时间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。

他做过许多测试,也填写过大量问卷,参加过就业指导。

汉斯痴迷于汽车,从小希望成为一名汽车机械师。汉斯的语言与计算能力远高于平均水平,而他的空间能力(心理旋转能力)却处于平均水平以下。他个性外向,喜欢与人交流。

汽车机械师需要具备将物体或形象在脑海中进行旋转的空间能力,同时主要是自己独自工作,不会与其他人有太多的交流。显然这份工作不适合汉斯。

在职业指导心理学家的帮助下,汉斯转变了职业方向,参加了汽车销售培训。他凭着对汽车的热爱与自身销售才能,很快便当上了一家区域汽车车行分店领导。

兴趣与天赋之间越匹配,职业就越会成功,职业满意度与生活幸福感也会增强。

从汉斯的经历中,我们不难得出选择职业应该遵从以下三个方面:

①善用自己才能。

②做与自己个性相符的事。

③遵从自身的兴趣。

2、

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是什么?

一个人对于某种特定活动的天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,但是可以借助心理学测试得到很好的测量。

它包含美学天赋、人际天赋、内省天赋、动觉天赋、创造性天赋、逻辑-算术天赋、音乐天赋、自然天赋、空间天赋。

天赋描述的是一个人潜能,这种潜能只有通过学习和知识的获取,通过训练与练习,才能转化为可观察到的出色能力。

“1万小时定律”正是对天赋转变为能力的最好磨练。

3、

松下幸之助说过,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才能,也不须悲叹自己的平庸;各人都有他的个性魅力。最重要的,就是认识自己的个性,而加以发展。

作者也强调,不存在好个性或坏个性,它只需要与工作相匹配。

对于个性特征,作者提出来“大五人格模型”:外倾性、责任心、宜人性、情绪稳定性、开放性。

大五人格所有特质并非对每种职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性,外倾性和责任心则对几乎所有职业活动都是有意义的。

责任心之于职业成功尤其重要,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追求绩效、能力、责任感、自律、有序和谨慎等子因素。

4、

自古英雄出少年。

18岁的苏翊鸣、谷爱玲都是年冬奥会的滑雪冠军,也都是从小就对滑雪项目产生了狂热的喜爱。

杨振宁老先生也说过,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。

一个人适合做哪种工作,当然也要考虑职业兴趣。

对于个人兴趣,心理学家约翰·霍兰德提出“RIASEC”模型:

现实型(Realistic):实践—技术导向

研究型(Investigative):智力—研究导向

艺术型(Artistic.):艺术—语言导向

社会型(Social.):社交导向

企业型(Enterprising):企业导向

常规型(Conventional.):常规导向

在兴趣测试中,人们会从影响最强的三种兴趣出发进行考察,用三种兴趣的首字母按偏好程度由高到低组成密码。

心理学家认为,表现“自身兴趣”的“三字密码”和从事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兴趣“三字密码”之间要保持一致性。

兴趣要与职业相匹配,才能提高职业的成功率和满意度。

5、

在书中,作者指出,职业成功包括两个指标:

硬性、客观的成功指标,包括薪水、工作地位、职务、手下管理人员数量或事业发展、升迁速度的快慢等。

软成功指标与一个人在主观上所感受到职业满意度相关,对自身成功的评价、对工作满意程度评价、对职务、收入,职业安全度、工作声誉的评价等。

兴趣对于职业成功而言有一定的作用,但与天赋相比的重要性要低一些。

一个人如果在天赋(能力)与兴趣(倾向)相一致无疑是幸运的。

苏翊鸣、谷爱玲在滑雪方面的天赋和热爱相得益彰,再加上刻苦、坚毅的性格促使他们取得了运动事业上的成就。

如何自测自己的能力、兴趣和个性呢?作者在书中有详尽的表格。

但是每个人对于自我的认识都是有限的,著名的“乔哈里视窗”,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有盲区,别人可能比我们了解这个盲区。

同时,个人天赋的测评也会受到“自利偏差”的影响:在不确定的情况下,人会倾向于高估,而非低估自己。

“邓宁—克鲁格效应”更是指出,很多时候我们不但不知道自己能力如何,而且一点也没意识到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。

如何去寻找天赋和兴趣的“平衡点”,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,作者给读者提出了10个建议:

①去尝试一下天赋测试结果中你成绩尤其好的那个领域。

②要坚持努力,不能忽视时间的力量。

③反向思考。

④理性思考周围人的反对意见和社会观念。

⑤反复假设放弃某些愿望和爱好,自己是否会抱憾终身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